【高翔夜話】榕樹精神
更新時間:2025-07-31 15:34:41點擊次數:936次字號:T|T
村口有棵百年老榕樹。
它的根,深深扎進泥土,盤根錯節,穩穩地托著一方水土;它的枝丫,向四面八方伸展,濃蔭如蓋,夏天為歇腳的農人遮陽,雨天為趕路的孩子擋雨。
樹下,是天然的信息集散地,是鄰里互助的守望點。
一棵樹,何以成為村落的“魂”?
因為它不僅提供了蔭涼,更凝聚了人心,滋養了守望相助的鄉情。這“根”的深扎與“蔭”的廣布,恰如金海深耕社區三十二載的寫照。 然而,當城市高樓取代了村舍,當單元門阻隔了鄰里,曾經在樹蔭下談笑的老人,如今獨坐家中靜待時光的流逝。
我們的金海物業,能否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,重新撐起一片充滿人情味的“康養之蔭”?
廣州榕悅的故事,給了我們一個響亮的答案。
榕悅:在老街坊煙火氣中“種”出康養奇跡
廣州濱江中路是典型的城市老舊社區,萬科榕悅長者照料中心“嵌”在其中,扎根街巷、融入鄰里。其成功在于把握城市長者核心渴求:不離故土、不失社交、不被隔離。榕悅像老榕樹,用“共享”與“參與”織就溫暖的康養之網。
這張網由幾股“線”編織而成:
空間共享:榕悅一樓設全開放的“榕悅咖啡”,是老人活動空間,也是社區“公共客廳”,打破傳統養老機構的孤島感,讓長者感覺在“過日子”。
記憶花園:中心利用天臺打造“記憶花園”,花草蔬菜承載長者記憶,花園是長者與小朋友互動場所,交融生命活力。
“服務共享”:榕悅體量小但服務輻射全社區,在周邊設“服務驛站”或“助老服務點”,讓無法入住或暫不需全日照護的長者在家門口獲專業支持。
“物業 +”黃金拍檔:榕悅與萬科物業深度協同,物業管家是“眼睛”和“手腳”,能及時反饋長者需求,“物業發現 - 專業跟進”延伸康養服務觸角。
“價值共享”:榕悅發掘長者經歷與技能,打造“真人圖書館”,組織活動讓長者分享故事、傳授技能,實現代際交流。
“榕樹學堂”:基于“真人圖書館”,榕悅設立“榕樹學堂”,鼓勵長者開設小課堂、組織活動,使長者成為知識“傳授者”和社區“共建者”,找回成就感與歸屬感。
榕悅給金海的啟示:在熟悉的土壤里深耕“人情康養”
榕悅的成功,像一面鏡子,映照出金海物業轉型康養最值得珍視的路徑:“根”在社區,不可動搖;“蔭”在共享,方能成勢。
金海物業的優勢,正是深入社區、了解鄰里。轉型康養,絕不能脫離現有社區去建“養老孤島”。要像榕悅一樣,把服務“嵌”進小區,“融”入業主的日常生活場景,如利用物業用房、小區公共空間改造小型服務點/活動角等。讓康養服務成為業主下樓就能觸及的便利,而非需要“特殊安排”的麻煩事。
金海擁有物業、酒店、溫泉、影城、傳媒等多元資源。轉型康養,核心在于“共享”與“鏈接”。
“情”為紐帶,溫暖人心。康養的最高境界,是讓長者感受到被尊重、被需要、有歸屬。金海的服務,要少一些“施予感”,多一些“共建感”。營造如“老榕樹下”般自然、溫暖、互助的社區氛圍,是金海物業轉型康養最核心的競爭力,也是任何高科技、高投入都無法替代的“軟實力”。
村口的老榕樹,根深方能葉茂,葉茂方成濃蔭,濃蔭終惠眾生。
金海三十二年扎根社區,我們的“根”已足夠深厚。如今,面對銀發浪潮,是時候讓我們的“枝葉”向康養領域更廣闊地伸展,為社區的長者們撐起一片充滿人情味、歸屬感和生命活力的“金色濃蔭”。
榕悅的故事告訴我們,最好的康養,不在遙遠的世外桃源,就在熟悉的街巷煙火里;不在冰冷的硬件堆砌,而在溫熱的鄰里互助與價值認同中。
金海康養,讓我們深入社區,用心傾聽長者的心聲,用智慧鏈接資源,用行動搭建平臺。讓金海的每一個社區,都成為長者愿意扎根、樂于參與、安享晚年的“生命樂園”。這不僅是商業的轉型,更是金海三十二載服務精神在新時代最溫暖的傳承與升華。
行動起來,讓“金色濃蔭”,福澤桑榆!
(編輯:jadmin)